食品添加劑的標準定義
發布時間:
2023-03-13 10:33
來源:
世界各國對食品添加劑的定義不盡相同,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和世界衛生組織(WHO)聯合食品法規委員會對食品添加劑定義為:食品添加劑是有意識地一般以少量添加于食品,以改善食品的外觀、風味和組織結構或貯存性質的非營養物質。按照這一定義,以增強食品營養成分為目的的食品強化劑不應該包括在食品添加劑范圍內。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和世界衛生組織(WHO)聯合食品法規委員會:
食品添加劑是有意識地一般以少量添加于食品,以改善食品的外觀、風味、組織結構或貯存性質的非營養物質。
歐盟:
食品添加劑是指在食品的生產、加工、制備、處理、包裝、運輸或存貯過程中,由于技術性目的而人為添加到食品中的任何物質。
美國:
食品添加劑是指有意使用的,導致或者期望導致它們直接或者間接地成為食品成分或影響食品特征的物質。
中國: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第54條和《食品添加劑衛生管理辦法》第28條,以及《食品營養強化劑衛生管理辦法》第2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九條,中國對食品添加劑定義為:食品添加劑,指為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和味以及為防腐、保鮮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質。
按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 對食品添加劑定義為“為改善食品品質和色、 香、 味, 以及為防腐、 保鮮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質。 食品用香料、 膠基糖果中基礎劑物質、 食品工業用加工助劑也包括在內。
上一頁
下一頁
相關新聞
2023.3.15-3.17 我們與您相約國家會展中心(上海)———第二十六屆中國國際食品添加劑和配料展覽會
2023.3.15-3.17 我們與您相約國家會展中心(上海)———第二十六屆中國國際食品添加劑和配料展覽會展位號:51V30/51W31...
1. 高黏度羧甲基淀粉(CMS),冷凍飲品所用的一種新型的增稠和乳化劑,它的特點是:速溶,5~10分鐘即可形成均一 透明穩定的溶液。無異味。 2. 瓊脂:耐熱,耐酸性較強,其加入配料可改善冷飲組織狀態,提高凝結能力,增加透明度和膨脹率增強抗融性。 3. 食用明膠:具有較強的起泡性,在凍結和硬化過程中,可形成一種凝膠,因而能保持冰淇淋具有柔軟,疏松的組織和細膩的形態。 4. CMC:增稠凝聚,使乳濁液和懸浮液穩定,使微粒懸浮,抑制冰晶或糖晶變化。如大量淀粉存在時,防止脫水收縮,使泡沫穩定,減少油類及脂類的收縮,改善口感。 5. 海藻酸鈉:能增進配料的攪拌速度和在口內留有清香,另外它與牛奶中的鈣離子作用,生成海藻酸鈣,進而形成均一的膠凍,很好地保持冰淇淋的形態,防止體積收縮和組織砂化。 6. 黃原膠:低濃度時仍有較高粘度,抗剪切,當設計軟綿型冷飲時,要多加,當需增加杯型冰淇淋抗融性時,需適當添加,當設計純天然冰淇淋,為了增加柔軟,鮮嫩,細膩感時,需巧用。 7. 瓜爾豆膠:稠化能力強,耐剪切,相同濃度下,粘度遠高于其它膠體而僅次于黃原膠。是各種棒冰和雪糕拉絲的主要原料。是生產軟綿棒冰和雪糕的主要乳化穩定劑,其軟綿性既不同于海藻酸鈉(發脆),又不同于黃原膠(發柔)而是潤滑,嫩柔,細膩,口感很好。 8. 卡拉膠:主要特點是抗融。 9. 果膠:耐酸,色,香,味俱佳。亦是軟綿,口感細膩,果蔬冰淇淋的優良原料。

手機網站二維碼

微信公眾號